|
1. 紙箱的箱體尺寸設計不合理 紙箱的長、寬、高的尺寸與紙箱的破損關系較大。紙箱的尺寸一般是根據所要裝的瓶數及瓶高來確定的。箱長是長方向上的瓶數×瓶的直徑,箱寬是寬方向上的瓶數×瓶的直徑,箱高基本上是瓶高。箱體的四邊周長相當于支撐紙箱壓力載荷的整個側壁,一般周長越長,抗壓強度越高,但這種增高并不成比例。如果四邊周長太大,即內裝物的瓶數比較多,整箱產品的毛重就大,對紙箱的要求也高,需要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和耐破度,來保證紙箱的使用性能,否則,紙箱比較容易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破損等現象。市場上,596mL ×24 瓶純水箱在所有的紙箱中破損最大,就是因為其毛重較大,又是單瓦紙箱,在流通過程中容易發生破損現象。 在紙箱的長、寬相同的情況下,高度對空箱抗壓強度的影響較大。在紙箱四邊周長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紙箱高度的增大,抗壓強度降低,降幅大約為20 %。 2. 瓦楞紙板的厚度達不到要求 由于瓦楞輥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磨損,使得瓦楞紙板的厚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使得紙箱的抗壓強度偏低,紙箱強度也會下降。 3. 紙箱的瓦楞變形 產生瓦楞變形的紙板本身較軟,平面強度低,剛性也低,用這樣紙板制成的瓦楞紙箱抗壓強度、戳穿強度也小。因為瓦楞的形狀與瓦楞紙板的抗壓強度有直接關系。瓦楞的形狀一般分為U 型、V 型、UV 型。U 型伸張性好,富有彈性,吸收能量較高。在彈性限度內,當壓力消除后仍能恢復原狀,但因圓弧的著力點不穩定,故平壓強度不高。V 型與紙面接觸小,粘合性差,較易剝離。借助兩條斜線的合力作用,挺力好,平壓強度較大。但如外力超過其承受的壓力限度,楞形被破壞,壓力消除后不能恢復原狀。UV 型取以上兩種楞型的優點,耐壓強度較高,有較好的彈性和彈性恢復能力,是比較理想的楞型。 4. 紙箱的紙板層數設計不合理 紙板層數設計不合理,會導致外包裝紙箱的破損率提高。所以應該根據所包裝的商品的重量、性質、堆碼高度、儲運條件、儲存時間等因素來考慮紙箱所用的紙板層數。 5. 紙箱的粘合強度較差 判斷紙箱的粘合好否,只要用手撕開粘合面,如果發現原紙面被剝壞,則說明紙頁粘合得好;如果發現楞峰粘合處無撕毛的紙纖維或呈白粉狀,則說明是假粘,這會造成紙箱的抗壓強度偏低,并影響到整個紙箱的強度。紙箱的粘合強度與紙張的等級、粘合劑的配制和制造設備及工藝操作有關。 6. 紙箱的印刷設計不合理 瓦楞紙板的瓦楞形狀和結構,決定了瓦楞紙板的承壓力。印刷對瓦楞紙板會造成一定損傷,壓力的大小和承受面積的大小是影響紙箱抗壓強度的一個主要因素。如果印刷壓力過大,容易將瓦楞壓潰,楞高降低。特別是在壓線處印刷時,為了在壓線部位進行強制的、清晰的印刷會將整個紙板壓潰,使紙箱抗壓強度大幅度下降,因此要盡量避免在此印刷。紙箱滿版或四周印刷圖文時,除壓印輥對瓦楞紙板有壓迫作用外,油墨對紙面還有浸潤作用,這又使紙箱的抗壓強度有所降低。一般紙箱作全印刷時,其抗壓強度約下降40 %。 7. 紙箱的用紙規定不合理和用紙不符合要求 過去商品在流通過程中主要靠人力搬運,倉儲條件差,且以散裝形式為主,故將耐破度和戳穿度作為衡量紙箱強度的主要標準。隨著運輸流通手段的機械化和集裝化,紙箱的抗壓強度和堆碼強度成為衡量紙箱性能的主要指標,在設計紙箱時,以紙箱所能承受的抗壓強度為條件,并檢驗其堆碼強度。 如果在紙箱用紙設計確定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最低抗壓強度,使得紙箱用紙不能達到所要求的抗壓強度,這會導致紙箱大量破損。對每種紙箱的用紙定量、都有明確的規定,供應在換紙時規定只能高配,不能低配。 8. 運輸的影響 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破損的原因很多是由運輸或裝載不當而引起的,有些產品的包裝防護措施雖然已經達到很高要求,仍會發生破損。究其原因,除了包裝設計不合理外,主要與運輸工具、方式的選擇有關。運輸對紙箱抗壓強度的影響主要是沖擊、振動、顛簸。由于運輸的環節較多,對紙箱的沖擊較大,再加上運輸方式落后,搬運人員的野蠻裝卸、亂踩亂摔,這都容易造成破損。 9. 銷售商倉庫的管理不善 由于紙箱性能時效短,瓦楞紙箱在流通中隨著倉儲時間的延長,抗壓強度將遞減。 另外,倉庫環境中的濕度,對紙箱強度影響也很大。紙箱對環境中的水分有排出和吸收的功能。倉庫環境中的相對濕度很大,瓦楞紙箱的強度就會直線下降。 經銷商常常因庫位較小,把商品堆得很高,有些甚至將商品堆至房頂,這對紙箱強度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們按標準方法測得的紙箱抗壓強度為100 % ,那么在紙箱上加70 %的靜載荷,紙箱將于一天壓塌;如加60 %的靜載荷,紙箱能承受3 周;加50 %時,能承受10 周;加40 %時能承受一年以上。從這可看出如果堆得太高,對紙箱的破壞是致命的。
|
|